激發人才活力助力企業發展
邁入新時代,踏入新征程,新時代需要新人才,雁崖煤業公司始終把人才隊伍建設貫穿企業發展之中,尊重人才,培養人才,不斷探索人才培養機制、措施,積極搭建員工成才平臺,有效提升企業的技術水平、員工素質和凝聚力、戰斗力,為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
人才是火花,要想讓他成熊熊火焰就要加強對人才的培養,竭力激發人才的創造力,讓人才為發展注入生機與活力。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具備獨特的價值,人才培養絕不能搞“大水漫灌”,要根據每一個人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并將其放在合適的崗位,做到知人善任、用當其時、人盡其才。在人才培養方面,開辟人才成長的“綠色通道”,不斷壯大人才隊伍。結合企業實際工作,公司突出勞動競賽作用,有效激發人才的干事活力和創業動力。切實抓好以“比對標,創一流;比一流,創精品;比精品,創新高;比新高,創成果;比成果,創節支;比節支,創效益;比效益,創水平;比水平,創服務;比服務,創低控;比低控,創安全”的“十比十創”和“安康杯”的勞動競賽活動,有力促進了企業經營技術工作、企業文化建設、安全生產等項工作的全面發展。公司建立待遇薪酬保障機制,獎罰分明,增強人才的成就感、榮譽感、自豪感;關心關注各類人才在干事創業過程中的所想所需,建立激勵機制,為拔尖人才送喜報;大力表彰先進、宣傳勞模,激發人才內生動力;關心人才的生活難題,用心、用情、用力解除人才發展的后顧之憂,真正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實施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隊伍。企業發展與人才成長相得益彰,只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才能更好吸引高素質人才加入、引領高技能人才成長。雁崖煤業公司準確找到集團公司一屆二次職代會精神與公司發展的契合點,明確公司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與方法,用高質量發展成效栽得“人才梧桐樹”,激活“人才強磁場”;樹立人才是最大效益的發展理念,在激勵上重獎、培養上優先、使用上加速,為人才茁壯成長提供豐富“養料”。正如好苗離不開沃土一樣,人才的成長離不開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要樹立人人皆可成才的人才文化,發出“求賢令”“英雄帖”,不問出身、論功行賞,讓人人都能在成長的道路上奮力奔跑、追趕目標;要全力創建學習型企業,培育學習型職工,形成人才活力競相迸發的良好局面;要積極組織各類文體活動,為人才提供發揮技能、施展能力的舞臺,在活動中發現人才、挖掘人才、鍛煉人才;要積極搭建人才進步成長平臺,重視崗位培訓,巧用大師培訓室,借助師徒幫學,提升人才專業知識水平和技術操作能力,使“尊重人才、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尊重文化”成為常態。公司把創建學習型企業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第一載體,并延伸開展爭創“學習型區隊”、“學習型班組”活動,大力倡導“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的風氣,狠抓了干部員工的學習,促進了業務素質的提高。利用中心組學習、中層干部學習以及“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明確專題,聯系實際,系統學習四史、現代企業制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以及企業文化知識等。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中心,對新上崗員工,全部進行安全學習、操作技能、崗位責任制為內容的應知應會培訓。對井下員工,普通員工、網員、崗員、黨員監督員的培訓、班組長的脫產培訓及各類專業技能培訓等。公司以提升職工隊伍素質為根本,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如對班組和員工的安全文化建設,采用班前安全活動、班后安全總結、每周安全例會、特殊教育、日常教育、全員教育、事故案例教育、每日一題、持證上崗、標準化崗位和班組建設、技能演練等。同時堅持“分級培訓、隊為基礎、教考分開、注重實效”的原則,以公司培訓科為主渠道,以區隊班組為基礎,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靈活運用現場操作、事故剖析等形式,進行多角度培訓。
把黨的建設與培養年輕干部結合起來,建立完善年輕干部培養機制,積極吸收敢于擔當、勇于奉獻的優秀人才,努力培養高素質的干部隊伍,進一步改善干部隊伍的年齡和文化結構,提升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拓寬成長渠道,確保年輕黨員進得來、留得住、用得好。進一步健全考察、識別、評價優秀干部的相關機制,對吃苦耐勞、有責任心、業績突出的優秀人才優先培養,激勵更多年輕干部奮發有為,不斷增強干部隊伍的工作活力。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并嚴格落實各項考核制度,不搞形式主義,不搞變通,干部的作風體現著黨的宗旨,關系著黨的形象,不能因為引進了人才就當“甩手掌柜”,要落實“全面治黨”總要求,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監督。加強制度監督是治理腐敗的一項根本措施,它既是“緊箍咒”,也是“護身符”,實施全方位的監督能夠讓權利在陽光下行進,在放大鏡下行使,讓一切不正之風無處遁形。人才管理必須從嚴,對于一切為官不為、亂為之人要進行嚴厲的懲治,將一切錯誤的思想和行為打掃干凈,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好鋼需要磨練,要讓干部多到一線去經歷“風吹浪打”,讓其在抵御重大風險和解決重大矛盾中成長成才,成為人民靠得住、國家信得過的實用型人才。